四下里转了一圈儿,万燕公司的人重新坐下来的时候,就发觉了一件事情,论起自己接触的这些机构也好,民间资本也好,国家机关也好,实力最强的也就是能够提供几千万贷款而已,远远达不到自己扩张所需要的资金数额,现在唯一有资金有能力有意愿来做这件事情的,也就只有跟自己亲自接触过的曾炜了。
于是姜总就跟仙子电子的皖中分公司经理白艳丽取得了联系,约请曾炜共商大事。
白艳丽见到万燕公司的人放低了姿态,固然是非常高兴的,毕竟她知道曾炜对于收购万燕公司的事情非常上心。
再就是,这一次如果能够谈成的话,皖中分公司就将成为仅次于江州本部的第二大分公司,她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因此就赶紧联系曾炜。
曾炜收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就没有在黄山停留,本来就被那些黑导游和黑酒店的事情弄得兴趣缺缺,现在有了正事情要忙,自然就是在第一时间内打道回府。
这次黄山之行的一路上,曾炜对自己的所见所闻,有着颇多的感慨。
看来虽然皖中尽管出了个小岗村,打响了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可是就整体而言,发展还是相对滞后一些的。
一九七八年,凤阳县小岗村十八户农民冒着可能会杀头的风险按下红手印,掀开了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开放的发源地从江淮大地率先开始。
斗转星移,日月穿梭,转眼间改革开放了将近二十年了,皖中的经济发展如何了呢?与皖中邻近的苏浙的经济又是怎样的呢?中部六省的经济比较又是怎样的呢?
苏省国民生产总值是皖中省的三点五倍,人均gdp是皖中省的三倍。浙省国民生产总值是皖中省的二点五倍,人均gdp是皖中省的三点四倍。
皖中省能源资源比江浙两省多,但是从这些数字来看,皖中跟苏浙比起来差距却是如此之大!
………………
几千年来,皖中不仅产生出老子、庄子、管仲、曹操、华佗这样名流千古的道德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著名医学家,还产生出如包公、朱元璋、李鸿章、、胡适等这样历史名人,更有红顶商人胡雪岩为代表的徽商,曾经在明清时期创造出无徽不成镇达三百年之久的徽州商人。
作为华东六省一市一份子的皖中,现在为何还是这么贫困呢?改革开放都快二十年了,在最接近中国最富裕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区,皖中还有一二十个国家级贫困县。在中国经济百强县中,皖中连一个县的名额都没有。
九二南巡之后,浦东开始大开发,苏省就向全省提出了魔都开发浦东,苏省也要迅速制定发展外向型经济规划。浙省则要求全省人民认识开发浦东的重要姓,提出加快建设沪杭高速公路,尽快使浙省的开发区与浦东连结。
就连远一些的江州和江城也意识魔都浦东开发对沿长江流域的重要姓,先后提出呼应浦东开发。
而面对苏浙两省全力对接浦东开发和其他省市意识到沿长江流域的重要姓,此时的皖中沿江流域却是沉默寡言的旁观者。
………………
皖中一直构造所谓的肥城经济圈和沿淮经济带,正因为经济发展战略上的画地为牢和固步自封,致使沿长江流域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的关键起步阶段八十年代成为决策上的空白,沿江几个城市的经济发展远远赶不上同一流域的苏南地区。
马鞍山和铜陵有所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是资源姓城市,面对八十年代毗邻的苏南模式和九十年代的魔都浦东开发及浙江模式,相邻的皖江流域却无动于衷。
在省内多年来制定的发展规划上,肥城一直被确定为发展中心。但是事实上肥城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如果一味为经济龙头而造血似的大力投资、扩张,其效益比是非常差的。省会不一定是经济中心,这在全国很多省份已经有了先例。
曾炜想着这些问题,看着外面的情景,忽然生出了不少的感触,怪不得中国家电业好不容易出了万燕这个一个异数,最终还失败了,正所谓人杰而地不灵啊,假如姜总是在魔都发展的话,这事情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周折了。
自己跟皖中也算是有缘了,就说是半个皖中人也不为过。毕竟自己前世就在这里生活了几年,今生又要在这里生活几年。
不管今天谈成什么样子,自己总得拉他一把,不为别的,就当时为了这一方水土六千万的老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