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众教育文学网>历史穿越>水浒:开局被扈三娘逼婚 >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也有闪光点但不多
    林峰对金国的警告,发表在了黎民日报上。

    这让大宋的老百姓们都知道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金国竟然要对大宋动手。这下老百姓们慌了。

    同时,林峰也是告诉天下所有人,即便我林峰现在很困难,可还是坚决反对金国入侵大宋的。

    可惜金国现在认为林峰就是强弩之末,自己一大堆麻烦,根本就自顾不暇,不可能派兵阻止金国。金国直接无视。

    京城的百姓却讨论了起来。

    “又要打仗了,这金国刚灭了辽国,又要打我们大宋了!”

    “搞清楚,辽国算是安东王灭的,金国就是捡漏了而已。我早说过,金国的女真人就是蛮夷中的蛮夷,辽国契丹人经过两百年的教化,已经跟我们汉人差不多。契丹人还会讲道理,女真人根本不会讲道理!”

    “对,我们大宋之前一直对金国示弱,还跟金国结盟,无异于与虎谋皮。现在遭到反噬了吧?”

    “不怕,我们有安东王。报纸上,安东王不是说了吗?只要金国敢入侵咱们大宋,安东王肯定不答应,一定会出兵的!”

    “哎,我看难啊,安东王很可能只是虚张声势。黎民军在日本遭遇的挫折太大了,安东王损失很大,他只怕是有心无力!”

    “绝不可能,我对安东王绝对有信心,哪怕他只有几万人马,几千人马,他也会义无反顾地阻止金国的!”

    ……

    靖康之难很耻辱,可实际上,在耻辱之中,大宋也不是没有忠表现亮眼的忠臣良将。

    先说说当时大宋西军的名将,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种师道、种师中、折可存、折可求、姚古、姚平仲六人。他们分别是北宋三大将门种家、折家、姚家的代表人物,也是当时北宋最为出色的六大名将。让人意外的是,六大名将在抗金战场上集体哑火了。

    在靖康之变中的太原保卫战中,四个名将全部失手战败。折可求被金兵活捉,后来变节投敌。折可存也被俘虏,后来侥幸逃脱,但不久即因伤重去世。姚古先是畏敌怯战,后来遭金兵猛攻,大败而逃,回来后被撤职查办,发配岭南。还属种师中表现英勇,在榆次之战中与金兵大战一场,最后战败被杀。

    在汴梁保卫战中,大将姚平仲先是轻敌,误判形势,夜袭金营,结果中了埋伏,全军覆没。姚平仲怕受责罚,连夜出逃,不知所终。

    老将种师道当时已经76岁,无法领兵作战,只能在后方参与机枢,也未能发挥多大作用。这6人是当时宋军武将的代表人物,他们折戟沉沙,集体哑火,宋朝遭遇靖康之变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六大名将虽然表现不佳,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宋朝武将,却用大刀保住了宋朝的尊严,成为靖康之变过程中仅有的一抹亮色。

    王禀,在宋朝武将序列中,一直是一个不为人关注的小角色。

    靖康之变前,世人几乎很少听说过他的名字,史料中连他的出生年月都没有记载,至今无法得知他去世时的准确年龄。

    靖康之变中,王禀担任太原守将,独自迎战金国两路大军之中的西线军。王禀手中仅有三千余兵力,在内外隔绝、粮尽援绝的绝境中,以铁一般的意志和以死报国的决心,带领太原军民死守孤城,坚守太原九个月之久,牵制了金国西线部队六万多人,粉碎了金军两路出击的钳形攻势,为宋朝赢得了宝贵的缓冲时间,大大缓解了汴梁城所受军事压力。

    只是由于徽钦二帝的战略决策水平实在烂到家,没有抓住时机,不然王禀的太原保卫战,很可能成为宋朝扭转战局的关键,宋朝有很大可能免于亡国之祸。

    实际上除了王禀,还有代州的西路都巡检使李翼,县令李耸,县丞王唐臣,县尉刘子英,监酒阎城,将官折可与,都誓死不降,被金人杀害。

    还有太原被围困的时候,前去增援的河东名将孙翊。孙翊手下虽然只有两三千人,可作战勇猛,让金人很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