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没有敌人的日子,时间总是过得很快。
转眼,已经是四月十六了。林峰来到大宋也有了半年了。
今天对于普通大宋老百姓来说,并不算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可对于林峰,对于扈家庄来说,却是个极其特殊的日子。
因为他在暖房里种植的红薯终于要收获了。一同收获的还有玉米。
其实玉米大半个月前就可以收获了。玉米的生长周期要比红薯短一些。
只是林峰一直没掰,就是为了跟红薯一起收获。
这天,林峰领着一大帮子人,将暖房围个水泄不通。
林峰打扮的如同一个农民,亲自挖红薯,掰玉米。
尤其是玉米,虽然当时种下去不少玉米籽,可只成活了九棵。其中六根玉米杆上只有一个棒子,另外三根上有两个棒子。
林峰掰玉米的时候,嘴里口水之流。
天知道他之前看到嫩玉米的时候,有多想掰下一颗煮着吃,烤着吃,烧着吃。
草,以前真没觉得煮玉米有多好吃。可现在即便是满汉全席放在他面前,他宁愿吃一颗煮玉米。
他想吃的不是玉米,而是家的味道,吃的是寂寞。
林峰这边在收获玉米与红薯的时候,远在郓城县的石碣村,阮小二的家。
眼看天气暖和了,梁山泊中的鱼儿养了一冬,现在正是捕鱼的旺季。
阮小二在家里修补渔网,准备大干一场。
“阮二哥可在?”
听到有人喊,坐在院子里修补渔网的阮小二扭头望去。
当看到来人的时候,阮小二赶忙放下手中的渔网,赶紧去给来人开院门。
“教授,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来人是个读书人的模样,斯斯文文,脸上一直带着笑意,原来是东溪村的教书先生吴用。
吴用打量着阮小二,笑道:“阮二哥,近来可好?”
“还行吧,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教授,你所来何事?”
吴用解释道:“你也知道,小生如今在东溪村,做了东溪村晁保正的门馆。晁保正要办筵席,要用到十数尾十几斤重的金色鲤鱼。这不是想到阮二哥是十里八乡抓鱼的好手,特来相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