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公平,不踩踏田亩,不调戏妇女。”
关羽读完,觉得这些要求通俗易懂,而且非常合理,是对于现有军纪的很好补充,马上向兵卒宣讲。
宣讲完后,关羽不忘说道:“太子殿下有言,如能谨守这些事项,年前必有重赏!”
因关羽素来以身作则,常与普通兵卒共饮食,若兵卒有事,关羽也会将之视为自己的事,在这些部曲中向来一呼百应。
虽有人觉得这些要求过于复杂严苛了,但在关羽的要求下,最终还是很顺利地让每个人都将之牢记在心。
等到将士们都明白了接下来的任务,关羽这才找上何苗。
正式开始巡视雒阳内外。
而这些举动吸引了诸多目光,御史台中并未前往地方州郡的侍御史们更是做好了准备,只待这些部曲犯下错误,便要上书弹劾。
……
这时,百官对于“朝政得失、郡国弊病”的奏书,也陆续落在了刘辩的案头。
刘辩翻看了前面好几份奏书,不出他所料,全是认为宦官祸国的。
然后这些奏书也不出意外地被刘辩放到一旁去了。
然后,他看起了下一份奏书。
刚一打开,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奏书来自荀彧,他的黄门侍郎六百石,正好处在能上书的门槛上。
荀彧在开篇引用了些圣贤道理之后,第一件事便将矛头对准了目前的选官制度。
他认为选拔官吏应该依据士人的才能,而非士人的家庭情况。
根据刘辩的了解,目前门生故吏满天下的“阀阅”们,在同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之下,就该轮到颍川荀氏和沛国桓氏这等在上升期和衰落期的经学家族了。
所谓阀阅,乃是章帝所言。指的便是那些以经学传家的家族靠着与门生故吏缔结隶属关系,从而影响察举选官,并作为地域性的小团体进一步对国家政治产生影响。
如羽林中郎将桓典便出身于沛国桓氏,只是桓氏自梁冀当政之后便已经有了衰落的趋势。
不过这些阀阅向来互相通婚,只要族中人才没有断层,与门生故吏的联结没断,便也衰落不到哪去。同样可以凭借门生故吏垄断官员选拔。
荀彧能在开篇写出“背叛阶级”的话,刘辩决定认真看下去。
其二,荀彧提及目前郡国的太守、国相已经开始插手县令县长的任命,朝廷对此没有作为,他认为这是非法的行为,必须禁止。
刘辩非常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