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将在盐城参加完会议,又过了几天还没有回去,这时军委突然来了命令:
韩参谋长调往总指挥部另行分配工作。命令下得紧急,韩参谋长走得仓促,只带了个警卫员出发,因为黄大将不在,他也不能自己欢送自己,所以连欢送会都没开。
1941年1月7日,“皖南事变”发生。
1月20日,中央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
1月23日,陈帅、张云一、胡服、赖珠、邓子灰向全国各友军发出就职通电,陈帅为新四军代理军长,胡服为政治委员,张云一为副军长,赖珠为参谋长,邓子灰为政治部主任。
5纵政治部副主任邓一凡也被调到新四军军部任政治部秘书长。之前,邓一凡兼过华中总指挥部后方政治部主任,据说他调走的时候带着好几个人,情绪不错。
“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四军的合法番号被撤销,新四军新第2支队副司令员冯达飞等12人被枪杀于上饶集中营。蒋光头及白党中央多次通令,
“决定对红党称奸党”,
“对新四军称匪军”,
“不得与新四军接洽,不分区域,协力严加剿办”,
“剿办新四军期间停止对日军袭击”。
中央军委宣布我党领导的陇海铁路以南的部队统一编为新四军,全军共下辖7个师、1个独立旅,军部直属“抗大”第5分校、独立旅及特务团,计9万余人。
2月9日,八路军第5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黄大将任师长兼政委,并兼军区(先后称苏皖、苏北)司令员、政治委员和军政委员会书记,原鲁西军区副司令员彭X接替韩ZJ的工作,调任新四军第3师参谋长,吴胖子为政治部主任。
原5纵下辖1、2、3支队分别改称7、8、9旅。
这时,留在冀鲁豫,原准备继续南下的八路军第2纵队留在原地未动,1941年7、8月间第2纵队再次整编,杨上将任司令员,苏上将任政治委员。
八路军第1纵队改为新四军第4师,彭雪枫任师长兼政委,下属4、5、6旅分别改为10、11、12旅。其中4旅改编为第10旅,所辖各团改为28团、29团和30团。
第3师奉新四军军部命令,开始东移。8旅下辖22团、23团、24随即跟进,开始离开皖东北,向苏北进军,决定到苏北开辟和建设抗日根据地。
白党顽军当然不愿我军壮大。3师刚离开皖东北,顽军趁日军向我苏中抗日根据地“扫荡”时,即向我军逼近。
白党顽军汤恩伯、李品仙部疯狂向皖东北地区进逼;顽军韩德勤部为策应汤、李二部顽军,先以王光夏、余世梅等部进犯淮海,控制盐河两岸,后以其一一七师加上6个保安团兵力,向盐城、阜宁地区进犯,企图造成夹击之势,消灭3师。3师各路部队英勇反击,很快击退了顽军的进攻,到达东坎(今苏北滨海)一带。
在蒋光头发动“皖南事变”的同时,白党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汤恩伯、李仙洲两个集团军向淮南、淮北、鄂中等根据地实施全面进攻,同室操戈,干起亲者痛,仇者快的勾当。
此时,日军为胁迫蒋光头投降,集中平汉、陇海、津浦沿线日军数万人,于1月24日发起“豫南战役”,从三个方面向汤恩伯、李仙洲两集团发起进攻。
汤恩伯、李仙洲两个集团共有兵力15万之众,却不战而退,向皖北根据地进攻的顽军92军,仓皇西逃。日军如入无人之境,豫东皖北的大片国土沦入敌手。
中原局和新四军军部,根据新的情况变化,指示新四军4师相机向西发展,收复被日军占领的土地,扩大根据地,牵制日军向白党军队的进攻。第10旅奉命西进,占领阚疃集、马店、顺河、凤台等地,直抵颖上县的江口集,消灭了伪凤台县政府和保安团数百人,恢复了白党军队丢弃的大片国土,扩大了抗日根据地。
日本政府为了继续实现其对蒋介石的诱降政策,对国民党军队实施军事压力之后,突然停止对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匆匆结束了“豫南战役”,从阜阳、涡阳、蒙城等地撤退,敞开一个缺口,让李仙洲集团数万之众,很快重新进至颖河(新黄河)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