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二人事先都得过指点,对于中原发生的那些因果一概略过不提。
只说魏使此来燕北,先去了木叶山和勿吉部,再下黄龙府。
宗婆非与一乐名人,都是各自部落里选拔出来,为天朝使节与岳帅牵线的特使。
高丽太子面上虽然没有露出不悦之色,但心中又怎能不暗自打鼓?
这是什么意思?
大魏想要介入燕北局势,却又不想投入兵力,所以派使者来串联大联盟制衡高丽?
其实太子此来,是真心要与岳帅求和。
冬季虽然寒冷,但却是北国最好的战机,
所有河流天堑,都变成了可以行走扒犁的运输快道。
高丽王高罗云正想趁着今冬,一举击溃百济,新罗以及倭国联军,稳固南疆。
但是安车骨水畔的岳氏部落,却是他们的心腹大患。
安车骨水纵贯南北,可由速末水(今松花江)直通马訾水(今鸭绿江)。
一旦岳氏与勿吉联合,他们可以乘犁车驰冰道,一日抵近高丽北都国内城。
高丽若想杜绝后顾之忧,全力南下,他们比岳氏荫下诸部更需要这次和谈。
但此时高丽已是泱泱百城之国,内部势力错综复杂,
总有主战,主和,主北伐,主西进,主南征的各种派系分别。
这时使团中就有一位主战老臣,看不惯一干北蛮借着大魏的国威各种冷嘲热讽,离席骂道,
“尔等口口声声大魏何如,难道不知夷邦与中原历来也有亲疏远近之别么?”
这老者名叫高瑁,倒还真是个有见识的人。
他年轻时曾经出使南齐,南齐中书郎王融嫌其衣冠粗鄙,嘲其妆容。
高瑁不卑不亢,说高丽粗帽乃是古弁遗风,一时传为佳话。
自那以后,高丽意识到南朝僵腐,不足与谋,将外交的精力集中在了北地魏国。
在魏国四夷郊祭的站班中,以岛夷第一,也就是南朝,而高丽常居第二位。
这第二位的班次可没有那么好站,那都是频繁朝贡换来的荣耀。